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路跑 12年富邦台北馬拉松 半馬心得


富邦台北馬拉松算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大的路跑賽事,12年據媒體報導吸引超過10萬人參加。我自己算是路跑初學者,成績表現雖然很糟,但一頭熱沾沾醬油參與這場年度盛會還是必要的。也因為參加富邦馬、寄物必要所以購入了跑友中口耳相傳的路跑協會紅色衣保袋,以區區百元價格換來路協這咖容量滿滿的衣保袋實在是很值得。

路協大紅衣保袋容量超大,除了路跑前後的運動外套、長褲等更換衣物外,舉凡止汗頭巾、袖套腿套、運動耳機、路跑手錶、飲料、肌樂等舒緩藥物外,連替換鞋類(例如跑前穿慢跑鞋、參賽中更換更輕量的路跑鞋、馬拉松鞋、或者事後換穿夾腳拖)幾乎都放得下沒有問題。還有跑友拿來當出國旅差的衣物袋,CP值可說滿分 (不考慮外型美醜的話)

事後回顧富邦馬拉松,雖然自己僅參加半馬組,也因從石門水庫半馬後就沒進行甚麼像樣的練習,跑不出自己認為尚可成績,但基於一個路跑愛好者觀察,富邦馬拉松實在仍有很多值得改進之處。就讓初學肉腳試著說說盃

第一點是參賽人潮實在太多

小弟參賽當天從捷運板橋府中站上車,雖順利搭上首發車,但是真的沒過幾站便車廂滿滿,到會場時連報到寄物都得花一番功夫。最屌的是開賽從人潮通過起跑點大概就過了10多分鐘,加上比賽是以大會時間統一計時規定,雖然國際賽事都大多採同樣規定,但國際大賽多有設參賽門檻,也會以跑者水準作出賽員分流制度,甚至加設引跑員負責帶領配速。

富邦馬的人潮壅擠程度簡單說,大概從台北市政府起跑到總統府甚至右轉往中山南路到美術館前都沒有辦法脫離龐大人群。講直接一點,若非參賽者體力充沛可以左右橫移超車加速煞車游刃有餘,否則像小弟認份笨笨跑就是卡在人群中慢跑當熱身,不過參加台灣年度最大路跑賽事見見世面象徵意義大於實質競賽意義,也不用太計較啦!

第二點是補給、流動廁所嚴重不足

這是讓我這菜鳥跑者最驚訝的地方,比較PAPAGO舉辦的石門水庫半馬路跑賽事來說,富邦馬的補給反而貧脊、擁擠太多。

我想根本原因還是在參賽人數爆多,所以主辦單位可能增加兩三倍的飲料、食物,但對爆多參賽者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塞車、排隊、爭先恐後的補給狀況在每個給水站屢屢發生,連跑友想上流動廁所都得排隊等候。

也時可見資深跑友索性在路邊解決 (我想只有男性跑友才能如此方便”) 另外石門賽時,補給義工很厲害用塑膠箱倒滿礦泉水、運動飲料,直接用紙杯舀盛,速度上比富邦馬志工人員拿著飲料瓶慢慢倒實在是快上很多,有實力的跑友會直接選擇加速等脫離人群後再7.5、甚至是10K以後才進行補給,但像小弟實力很差的跑友就得認份排隊,這點是參加賽事上的小煞風景之處。

第三點是賽事強調數大便是美,僅著重強調人數,潛在危機屢見不顯

除了前面講過的人潮多很難跑跑不動之外;前述問題可以用分流出發加上晶片成績統計來解決,但另一危機是很多跑友參加半馬、全馬賽事,事前未曾有紮實LSD長跑訓練,或者工作熬夜作息不正常導致體能下降,甚至沒跑超過5K民眾來參加半馬以上賽事也有聽聞,我自己在跑半馬過程就看到很多跑友後半段臉色白青、蹲在路邊面露痛苦表情休息。

也親眼看到兩輛救護車開到內湖堤頂大道、環東高架上搶救昏倒跑友,事後看媒體報導總共大約有3~40名跑友因身體不適自行就醫或遭大會搶救送醫,所幸無人重傷或導致憾事發生,但倘若發生悲劇呢?這實在不是一個自詡、自我感覺倆好的國際盛大路跑賽事該發生的怪現象。

第四點是路線應可再商榷,要跑友衝空氣很糟的基隆路地下道實在很傷感情:簡單說跑半馬最後決勝數公里在地下道吸廢氣感覺很不優,富邦馬賽事以市政府為起點,以方形環繞北市中、南區路線無極端高底起伏,尚稱好跑的初學者路線,但竊以為若可以行經更多市郊風景優美地方

 (幻想內湖的大湖濱區、士林陽明山或者北投小鎮、諸多風景優美的環河濱道路)都比行經北市政經繁華區來的好,也可打響台北馬拉松賽的名號,附加很多風景路標的吸引賣點 (不過因該不需要啦!因為賽事獎金高加上富邦每年強力廣告,光收報名費及收納市府局處補助、主辦單位應該有賺....^^)

第五點是自己心裡主觀認定,竊希望台北馬拉松,這個每年台灣規模最大、獎金最高的路跑賽事,可以與商業脫鉤,市府可自己舉辦,或者與專業體育單位協辦,總覺得台灣地區最大的路跑賽硬要與金融業者掛名合辦,實在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最後成績很差,跑步表測定成績為2h18m35s,跑完隔天還是鐵腿,在在顯示LSD還是練得太少,當然我是以現在的練習狀況來回顧。
跑步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持續以恆,就會看到想要的進步。
我會繼續努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